贵州多籽生殖代怀

触摸城市的“年轮”见证南昌的成长

发布时间:2019-07-12 12:23作者:贵州多籽生殖代怀

   年轮,是岁月的痕迹。人的年轮写在脸上,树的年轮藏在树干里,城市的年轮则印刻在地图上。

  老城地图、1873年地图、1905年地图、1927年地图、1949年地图、1977年地图、2017年地图……在市史志办,翻阅着一张张地图影像,从古城到现代都市,南昌的地域像一粒种子,在时光的浇灌下,茁壮成长。一圈圈城市年轮走过的不仅仅是时间,更是一座城市在漫长岁月里的自我成长。

  南昌市史志办供图

 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昌有7个区

 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,寓“昌大南疆”之意。南昌城池多次变迁兴废,城名数易,别名诸多,其中汉称“豫章”、隋唐称“洪州”、宋称“隆兴”,明代定名为“南昌”。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。

  “1926年时,南昌古城面积只有5.8平方公里,测绘是以明清时代的城墙为界。”市史志办主任谢晓亮感慨,“那时候的地图真是小得可怜。”

  岁月风云吞吐万象,时光之河转瞬而过。1949年,南昌城区面积扩至8.28平方公里;新中国成立后至1979年,南昌城区面积迅速扩至79平方公里;到2000年,南昌地图的覆盖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。根据市史志办最新地图数据,2017年南昌市建成区面积(含各区,不含南昌县、进贤县、安义县)已达到327.35平方公里。

  地图在“成长”,城市区划也在变化。“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,在市内设7个区,其中六、七区为农业区。10月,根据中央‘中小城市不设区’的指示精神,又撤销了7个区的建置。”谢晓亮告诉, 1951年8月,市内恢复区级建置,设6个区,原一、二、三区合并为一、二区,原六、七区改为五、六区。1952年5月,五、六区又分为五、六、七3个区,均为农业区。到了1955年,市委对7个区重新命名:一区为东湖区,二区为胜利区,三触摸城市的“年轮”见证南昌的成长区为抚河区,四区为西湖区,五区为潮王洲区,六区为青云谱区,七区为塘山区。

  此后,又经过一系列调整,至1976年,南昌辖东湖、胜利、抚河、西湖、青云谱、湾里、郊区7个区。1980年,全市进行区划调整,东湖、胜利两区合并为东湖区,抚河、西湖两区合并为西湖区。2002年,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,至此,东湖、西湖、青山湖、青云谱、湾里五个区的名称确定下来,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2015年,南昌区划再度发生变化。这一年,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,同意撤销新建县,设立南昌市新建区。至此,南昌拥有六个市辖区,分别是东湖区、西湖区、青云谱区、湾里区、青山湖区、新建区。

  “南新”二县数次“进出”南昌版图

  “现在南昌县和新建区都归属于南昌,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并非如此。”谢晓亮告诉,在南昌的县区调整史上,南昌县、新建县曾数次“进出”南昌版图。

  据史志记载,1958年8月,南昌县、新建县从宜春划入南昌。到了1961年,“南新”两县又划归宜春专区。1967年,又从宜春地区划归南昌市辖。在经过数次变动后,南昌县和新建县终于“落实”在南昌地图上。

  “1983年10月,进贤、安义两县分别从抚州、宜春两地区划归南昌市辖。至此,南昌县、新建县、进贤县、安义县‘四县’全部纳入南昌版图。”谢晓亮告诉,1969年建立梅岭管理区时,新建、安义的部分公社、大队被划出来,并入梅岭管理区的范围。后来,梅岭管理区改称湾里管理区,1973年更名为湾里区。“由此可见,四县五区都曾经有或多或少的交集,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。”谢晓亮说。

  在南昌地图上悄然消失了两个区

  “我小时候最盼望父母带我们去胜利区玩,那里当时可以说是南昌最繁华的地方。”72岁的老南昌人万凤英印象最深的就是胜利区的胜利剧场,那里是南昌有名的演艺中心。

  谢晓亮告诉,南昌曾有过一个区叫胜利区。“1955年成立的,管辖的大致范围是东至胜利路西侧商店后面及江边上所有地区,南以中山路西段为界,北至八一桥头。”谢晓亮告诉,胜利区的核心区就是现在的胜利路步行街。除了店铺云集,市政府也在胜利区,使得该区成为当时南昌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不过,1980年6月,胜利区并入东湖区,从此“胜利区”在南昌地图上消失,但是它的繁华、富庶却保留下来且不断升级。

  另一个消失的区叫抚河区,它紧邻着胜利区,万寿宫曾经就在这个区。“现在还是有不少人知道曾经的抚河区在今天中山路、抚河北路一带,但很少人知道抚河区曾经搬迁至距南昌市区45公里远的石岗镇。”谢晓亮告诉,据《西湖区志》记载:1970年,省革委决定抚河区迁往新建县石岗镇,当时抚河区区内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2万余职工搬迁至石岗镇。1972年底,石岗镇工程建设停止,许多单位相继迁回南昌市。15年后,南昌市石岗镇与新建县石岗乡合并,成立新建县石岗镇。1980年,抚河区并入西湖区。

  2000年开始南昌逐渐变得“丰盈”

 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各个历史版本地图,可以发现,2000年以前,南昌城区一直是呈长条形南北走向发展。“差不多都是以八一大桥为界,将南昌分为老城区版块和赣江西岸的牛行车站版块,因此南昌城区地图呈竖条状。”谢晓亮说,南昌的“身形”变化出现在2000年。

  2000年7月,南昌正式启动红谷滩新区开发建设。红谷滩新区是市委、市政府为拓展城市规模、构建“一江两岸”城市发展格局而设立的城市新区,该区常住人口40万,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,分为红谷滩中心区、红角洲、凤凰洲、九龙湖、生米镇片区。红谷滩新区的建成扩大了南昌的版图,也改变了南昌的发展格局。

  事实上,不仅只有红谷滩新区给南昌版图带来很大变化,城东瑶湖片区的开发也拉大了城市构架。瑶湖组团东岸产业基地规划范围地位于瑶湖东岸,瑶湖组团东北部,包含LED产业基地、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区等,具体范围是北起赣江,南至京福高速连接线,西起瑶湖,东至焦头河及连接赣江的水系,面积约40平方公里。

  “2007年开始,南昌地图就已经由竖版变横版,城市明显由‘苗条’转向‘发福’,市民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南昌‘长胖’了。”谢晓亮说。

  新建县撤县设区启动新一轮发展

触摸城市的“年轮”见证南昌的成长

  据《南昌市志》记载,1949年新建县属南昌专区,1958年划归南昌市辖,1961年改归宜春专区辖,1967年又重新划归南昌市辖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县治从乐化汪家迁到瀛上熊村,1951年又迁到生米镇,1961年再迁到长堎镇。

  区划变迁的同时,新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。“以前长堎镇就两条街,一条叫长征路,一条叫解放路。现在形成了‘四纵四横’道路网,道路少说有二三十条。”土生土长的新建人艾凤莲告诉,上世纪80年代,从新建到南昌市区只有204、219两路公交车,一路上坑坑洼洼要颠簸一个多小时,如今,居民可乘坐多路公交车,出行既方便又舒适。

  2015年,新建县撤县设区,这不仅仅意味着新建发展迈入新征程,也意味着南昌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。“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,加大轨道交通建设,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,南昌全面跨入地铁时代,初步建成总体呈‘十横十纵’方格网状的快速路网。”谢晓亮表示,至此,南昌版图实现新的升级,南昌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68平方公里。

  进入新时代,南昌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城市走向沿北纵深推进,从“跨江发展、沿江拓展”转向“跨江临湖、揽山入城”,昌九、昌抚一体化加快推进,大南昌都市圈核心地位凸显。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17年南昌市建成区面积为327.35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9.6%跃升为2017年的41.8%,并进入全国省会前10位。

  令人振奋和期待的是,去年,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“一圈引领、两轴驱动、三区协同”的区域发展新格局,建设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。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,南昌将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。到2020年,南昌将基本建成城市“三环”快速路,形成“三环十一射”骨架路网体系,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都市圈内所有县城,打造“半天工作生活圈”。届时,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达到500万人,城镇化率达到8触摸城市的“年轮”见证南昌的成长0%。英雄城南昌会越来越好、越来越美。(谢竟 吴浣/文)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推荐文章